港股市場交易火爆,今年以來凈流入金額已突破6000億港元。按月度統計,截至4月22日,4月以來南向資金凈流入超1800億港元。
4月以來南向資金凈流入超1800億港元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凈流入達到6258.22億港元,資金重點流入科技、消費和金融行業。對比2024年,南向資金全年凈流入為8078.69億港元。
2025年以來,盡管市場波動加劇,南向資金持續加倉港股。1-3月,南向資金分別凈流入1256億港元、1528億港元、1603億港元;4月以來,南向資金凈流入金額進一步增長至1871.69億港元。
在這個階段,南向資金“逢低買入”。尤其是4月7日至4月11日這周,南向資金凈流入高達822.53億港元;4月9日,南向資金創下單日流入超350億港元的紀錄。
資金重點加倉互聯網科技巨頭,數據顯示,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小米集團被重點加倉,分別凈買入142億港元、122億港元、96億港元。
港股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短期更關注內外部政策對基本面的影響
平安證券近日在研報中指出,當前關稅談判進入“拉鋸戰”,在政策不確定性及推升美國滯脹風險的背景下,海外市場的波動將持續。美股短期下行壓力仍存,后續需看到關稅談判出現重大進展,或通脹持續可控帶來市場降息預期回歸,美股或能扭轉局勢。
港股在國內釋放穩經濟穩市場信號下企穩,短期更關注內外部政策對基本面的實質性影響。當前港股經歷回調后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結構上建議關注穩健配置的紅利資產、政策支持內需消費領域的優質資產、自下而上業績確定性更高的優質企業。中期維度,AI產業變革和國產科技自主可控的敘事仍將延續,繼續看好國產AI科技創新主線。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中長期來看,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取決于各國關稅協商談判結果以及關稅落地情況。同時,我國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望加大,以對沖外部沖擊的影響。當前港股估值處于歷史中低水平,投資價值仍然較高。
陳茂波:全球資本配置呈現東移,香港要成為全球資金安全避風港
近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出,全球資本配置正呈現顯著東移趨勢。近月數據顯示,內地新上市企業的發行,外資認購比例較兩年前大幅躍升,多家跨國金融機構在港擴編團隊、調派高管,印證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創新動能與開放政策的信心。
這些現象折射出兩大轉勢:一方面,由于國家經濟展現的韌性、在創新科技的突破,以及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化,讓國際投資者擔心錯失投資內地的好時機;另一方面,美國當局的單邊主義和政策不確定性,促使國際資金加速分散風險,增加在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配置。
陳茂波認為,全力全速做好自己的事情是當下應對挑戰的最好策略。一是維護好香港安全穩定的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金融穩定,經濟安全是香港繁榮穩定的根基,要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是全球資金的安全避風港。二是繼續向國際社會說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尤其是零關稅自由港、普通法制度,以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并持續優化香港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