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水泥行業在政策引導、行業自律強化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反內卷’進程取得階段性成效。”數字水泥網發布的最新經濟運行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水泥行業需求端下滑幅度減緩,價格同比明顯回升,疊加煤炭成本下降帶動成本下移,預計一季度行業利潤將達到15億—20億元,同比扭虧。
數字水泥網總裁陳柏林向記者表示,從下游需求分析,基建領域專項債提前發力支撐資金需求,持續推動基建投資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但地產新開工繼續大幅下降,對水泥需求拖累仍在,總的來看,一季度水泥需求雖仍下降,但下降幅度明顯減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量3.31億噸,同比下降1.4%。降幅較1—2月收窄4.3個百分點,較去年一季度大幅收窄10.4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全國單月水泥產量1.58億噸,同比增長2.5%。從區域看,全國北部區域水泥產量比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南部區域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業企業通過精準調控,全國大部分地區2025年一季度錯峰生產計劃天數同比增加5%—10%,企業已經通過包括錯峰生產在內的動態調節生產,減少供應量,有效避免惡性競爭,促進市場穩定,表明行業企業已逐步適應弱勢局面,企業對于利潤改善形成共識。此外,一季度全國水泥庫存處于合理區間,庫容比為58%,比去年同期下降7個百分點。
價格方面,今年一季度,國內水泥市場價格走勢呈現“先抑后揚”的特征。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水泥市場平均成交價為397元/噸,高于去年同期34元/噸,漲幅為9.3%,行業整體運行質量顯著提升。
陳柏林認為,一季度全國水泥市場競爭環境改善有三大支撐因素,一是需求端下滑幅度減緩,超預期,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銷量同比跌幅在2%以內,優于去年同期;二是供給端精準調控;三是行業共識強化,在“反內卷”政策的引導下,各地水泥企業形成“保利潤”共識,惡性競爭明顯減少。
從月度走勢看,1月,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延續上年四季度行情,在高位盤整,成交價為404元/噸,高于去年同期32元/噸;2月,盡管受淡季因素影響,價格出現回落,但由于企業積極開展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措施,價格環比僅小幅回落10元/噸,高于去年同期33元/噸;3月,隨著下游市場需求緩慢恢復,疊加庫存持續保持在相對低位水平,企業為了改善盈利,不斷推漲價格,使得全國水泥價格得到了快速修復上調,市場成交價漲至395元/噸,高于去年同期37元/噸。
分區域來看,東北地區水泥價格仍居全國首位,達到486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119元/噸,漲幅為33%。華東地區水泥價格呈現“先抑后揚”走勢,且價格漲幅略超預期。中南地區水泥價格走勢與華東地區保持同步,呈現出“先跌后漲”特征。華北、西南和西北地區水泥價格處于全國末端水平。
其中,部分區域的情況值得關注,一是東北地區的行業自律和錯峰生產雖為短期改善行業盈利的有效手段,但其穩定性欠佳,市場波動呈現“分合往復”的特征;二是京津冀地區歷來是水泥價格“推漲”的困難區域,從一季度表現看,該區域價格從推漲到執行情況較往年略有改善,但后續走勢仍需要持續觀察;三是鑒于西北地區企業錯峰生產執行情況良好,3月底甘肅、寧夏地區水泥企業陸續推漲價格,二季度價格或將穩中向好。
分省數據顯示,在31個省份中,一季度水泥價格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僅有6個,分別為山西、廣東、甘肅、青海、西藏和寧夏。同期,有25個省份水泥價格呈現同比上漲,漲幅超過10%的省份達14個,占比超過半數。黑龍江和遼寧省同比漲幅最為顯著,均超過30%;安徽、山東、湖南、四川的漲幅亦較為明顯,約在15%左右。
陳柏林向記者表示,在“穩增長”政策基調下,二季度貨幣政策延續適度寬松取向,財政政策進一步加力提效。專項債發行節奏加快,基建項目資本金比例下調等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預計基建投資增速將保持持續回升,為水泥需求提供堅實支撐,國內水泥市場需求環比、同比均將繼續回升。
“鑒于一季度末全國水泥價格已普遍上調,二季度價格繼續大幅攀升的空間有限,整體或將維持平穩震蕩調整走勢。”陳柏林判斷,各地水泥企業需要嚴格執行錯峰生產政策,但部分地區仍可能出現價格波動的情況,如能嚴格落實日和年熟料產能雙控政策,區域價格存在進一步提升的可能。“總的來看,在成本下降和價格回升的驅動下,預計上半年水泥行業效益保持同比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