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芭田股份(002170.SZ)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2億元,同比增長69.3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223.5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22億元,同比增長195.40%。
一季度磷礦產量波動,二季度有望大幅改善
公司指出,一季度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增長主要系本期磷礦石及其加工產品和肥料產品銷售同比增長所致。同時,公司突破產品品質提升和成本下降的瓶頸,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4.78個百分點,達到創新高的31.17%,ROE(攤薄)則達到創新高的5.0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旗下貴州小高寨磷礦于2025年2月10日取得生產規模200萬噸/年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從建設期進入生產期,磷礦生產量將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此次換證前的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工作導致公司1月幾乎未進行生產活動,疊加1月末2月初較長的春節假期等原因影響了開工,公司單季度磷礦開采量受限,影響了公司利潤釋放。從3月下旬開始,公司磷礦日產量在1萬噸以上,市場預測公司第二季度磷礦產量將達到90萬噸—100萬噸,產量將出現較大提升。
磷礦擴能與智能化加速,加大研發提供戰略支撐
根據公司此前年報中披露的2025年經營計劃,公司將在現代肥料+服務板塊構建數據驅動與品牌高端化,磷化工一體化板塊推動資源價值最大化。
其中,貴州磷礦擴能與智能化為公司磷化工板塊2025年重點發力方向。從3月開始,公司正推進干法選礦擴能改造,2025年磷礦產能提升至290萬噸/年,配套建設二期60萬噸/年物理選礦,提高高品位磷精礦(>32%)產出率,并持續落地“數字化礦山”項目,引入5G+AI技術實現采礦流程優化。
2025年,研發創新提效將成為公司重要的戰略支撐,一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已同比增長30.53%。根據規劃,公司年內還將擴建研發中心,新增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新能源材料、土壤修復領域),研發投入占比提升至5%,重點攻關“磷礦伴生資源綜合利用”“納米級磷酸鐵制備”等關鍵技術;完善創新成果轉化機制,縮短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周期,提高成果轉化率目標。
磷礦資產價值重估,成長性持續吸引機構關注
公告顯示,保險機構瑞眾人壽以自有資金在2024年末參與芭田股份定增并新進十大股東之后,2025年一季度再增持公司股票,截至一季度末持有公司1499.25萬股,位列公司第四大股東。同時,華安安信消費服務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也新進十大股東之列,顯示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持續成長性的認可。
當前,市場判斷磷礦石供需緊張局面仍將延續,磷礦價格保持歷史高位,而擁有磷礦的企業價值有望重估,公司磷礦產能擴張獲得主流券商重視。公司4月14日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以來,獲得浙商證券、華西證券、華龍證券、華鑫證券、長城證券、國泰海通等眾多券商的推薦。Wind數據顯示,海通國際4月25日發布對芭田股份的評級報告,給予“優于大市”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