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卓郎智能(600545)公布2024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0.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7億元。2024年,全球經濟格局復雜多變,政策寬松窗口與地緣風險并存,經濟波動導致國際市場紡織品消費需求總體疲弱,紡織行業外貿形勢較為嚴峻。面對行業經營壓力較大的困難挑戰,公司正積極推進深化供給側改革與高質量發展,以積極應對并有效化解當前挑戰,開創更加穩健且可持續的經營局面。
行業有望觸底企穩
報告期內,國內市場需求不足、價格過度競爭與生產成本上漲,海外市場受到地緣政治局勢的影響,客戶投資意愿下降,從而使得報告期內公司的訂單同比減少。
雖然當前行業處于階段性的低谷,但不少積極因素已經開始逐步顯現。目前,國內紡機制造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主機需求以設備升級(替換老舊機型)為主,新增產能減少,由此可見,行業“內卷”趨勢有所緩解。
而國內宏觀政策也為固定資產投資提供了進一步有力支持。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放在政府工作任務的首要位置,同時提到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兩新”建設,旨在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2024年7月和2025年1月又分別發布了加力支持的政策文件。
進入2025年,政策進一步釋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擴大有效需求,扎實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支持“兩新”工作,設備購置投資增長15.7%。同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制定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專項措施,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
同時,行業智能化轉型需求釋放,《紡織工業提質升級實施方案(2023—2025年)》推動紡織工業智能化發展,70%的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這將加速紡織機械智能化改造需求的釋放。
放眼全球市場,紡機貿易額經歷下降后,2024年四季度有企穩跡象,2025年我國紡機產品出口有望進一步提升,企業可以通過拓展新興市場,構建多元化出口格局,對沖傳統市場收縮風險。
從目前來看,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超大規模內需市場的“壓艙石”效應釋放,宏觀存量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卓郎智能所處行業經營壓力較大的困難挑戰,有賴于通過深化供給側改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予以化解。
智能化轉型進入深化階段
當前,紡織機械行業具有很強的發展韌性,以科技創新為依托,把握產業科技革新、內需全面提振和高水平整合國際資源等戰略機遇,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健康,加快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產業新勢能,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
卓郎智能是全球范圍天然纖維紡織機械領域少數能夠提供從開清棉組、梳棉機、粗紗機、細紗機、倍捻機、轉杯紡紗機以及渦流紡紗機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多年的經營積累及技術沉淀,公司形成了卓郎(Saurer)、賜來福(Schafhorst)、青澤(Zinser)、阿爾瑪(Allma)、??寺╒okmann)、泰斯博斯(Texparts)等多個歷史悠久、全球知名的紡織機械行業品牌。
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品牌的公司,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化紡織成套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生產基地和銷售公司分布于中國、德國、瑞士、印度等13個國家和地區,用戶遍布全球超過130個國家與地區,其中生產基地主要位于中國、德國、印度等地,主要產品在全球市場具備顯著的競爭優勢和領先的市場地位。
立足于深厚的行業根基與全球布局,卓郎智能正積極推進一系列前瞻性戰略舉措。一方面,聚焦天然纖維紡織機械領域,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化,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滿足全球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加大在紡紗短流程和綠色纖維循環利用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加速數字化與自動化業務開拓,配套引入先進數字化技術和物流搬運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幫助紡紗客戶企業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通過智慧工廠管理系統實現對紡紗生產過程的高度智能化管理。此外,公司還將優化全球產能布局,聚焦核心市場,拓展新興領域,如功能性紡織品、智能穿戴等,滿足未來市場需求。
基于以上的戰略引領,卓郎智能在報告期內針對各類紡紗機械領域以及基礎技術的研發也在不斷推進。其中,青澤(Zinser)最新款51型環錠紡紗機,成功簽訂一臺2200錠的最長樣機;Autocoro全自動轉杯紡紗機第11代最新機型成功開發出首個中國客戶,綜合能耗降低超過10%;VGT玻纖機推出252錠超長機型;AutocardSC8梳棉機采用業內首創1.46米錫林直徑設計,帶來了全球最大的單機梳理面積;昇思冪智慧工廠軟件管理系統成功落地實施服務于我國近年投資規模最大的紡紗企業。
放眼未來,紡織機械智能化轉型進入深化階段,AI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設備控制、質量檢測及生產優化。例如,加彈機、經編機等設備通過智能算法實現能耗降低15%—20%,效率提升30%以上。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卓郎智能正加速布局數字化工廠,推動紡織機械從單機智能向全流程協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