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登陸深交所以來,牧原股份(002714)已走過十年上市路。回顧過去十年,公司董事長秦英林在5月16日舉行的2024年股東大會上感言:“在業務、治理、合規實現了滿意的結果。”
經歷階段性周期下行后,2024年牧原股份業績大幅增長。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9.47億元,同比增長24.43%;歸母凈利潤178.81億元,同比增長519.42%。
16日股東大會上,該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及2025年中期分紅規劃的議案》,全年現金分紅總額將達75.88億元(含稅)。同時公司審議通過了包括《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在內的多項相關議案,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
可控核聚變概念創歷史新高
始創于1992年的牧原公司,歷經30余年創新發展,已形成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于一體的豬肉產業鏈。
上市十年間,牧原股份生豬年出欄量已從最初的不足200萬頭,發展到2024年超過7000萬頭的規模,公司營收規模也實現顯著擴增。
5月16日下午,牧原股份在河南南陽召開的2024年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秦英林也在發言中表示,感謝股東跨行業的智慧、見解,為牧原發展帶來很多方案和指導。
他提及,雖然目前公司業務還有不足,但牧原盡力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架構,在業務、治理、合規實現了滿意的結果。公司管理層及早建立了接班人制度,培養了二代接班人,嘗試是有效的,目前也是令人滿意的。
秦英林表示,未來公司還將在生豬生產能力、服務能力、產業鏈綜合能力、數智化能力實現全方位提升。在生產能力方面,公司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指標、產品質量、財務指標和盈利能力。服務能力方面,牧原作為集團化公司要向外賦能,把成熟技術向外輸出,帶動更多養豬人高質量生產。在產業鏈綜合能力方面,牧原將加強飼料的供給保障。此外公司也將提升現代科技的應用能力,把外部的技術應用到養豬場景中,通過機器人、智能裝備實現更輕松的養豬。
“基于長期價值投資視角,農牧業存在典型的大行業小公司現象,而具備優秀團隊及成長基因的公司,比如牧原,可以在行業分散向行業集中的過程中,獲得更快的規模和份額,并獲得規模優勢,形成技術、規模、成本優勢的正向循環加強。牧原的成長也一步步印證了這種預判和期待。”股東大會上,一長期投資牧原股份的投資者對記者表示。
16日,牧原股份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及2025年中期分紅規劃的議案》。該公司擬2024年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72元(含稅),分紅總額30.83億元(含稅)。2024年全年該公司現金分紅總額為75.88億元(含稅);回購金額為10億元,全年現金分紅和股份回購總額為85.88億元,占年度凈利潤的比例為45.38%。
擬港交所上市踐行國際化戰略
16日的牧原股份股東大會上還審議通過了包括《關于公司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在內的多項相關議案。
此前在今年4月牧原股份曾披露,將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H股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包括但不限于)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戰略、研發創新及公司運營等。
今年以來,牧原股份持續探索海外業務,拓寬公司發展空間。
據此前公開信息,早在2024年,牧原就與越南本土養殖公司BAF達成合作協議,為其提供養豬技術服務方案、硬件支持、人員培訓等。近期牧原股份也曾披露,為推進公司國際化進程,支撐海外業務布局,子公司瑞谷國際農產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境外全資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提供生豬養殖方面的技術服務、智能化養殖設備等。
對于海外業務的進展,牧原股份曾在公告中表述,當前,越南及周邊東南亞國家的生豬養殖行業從業者對于非瘟防控、豬場改造、硬件升級、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等需求較為迫切,這也成為公司海外業務開展的切入點。公司海外業務團隊正在熟悉當地市場及產業發展狀況,將根據未來戰略發展需求制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業務發展方式及目標。
“公司推動全球化的出發點,有市場因素、技術積累因素,也有公司全球性價值的考量。”牧原股份高管表示,牧原30年的發展,就是基于全球養殖業技術進步不斷發展。目前公司在營養、育種、環保、智能化等方面積累了相當多的實踐經營,可以幫助養殖水平不太強的國家和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球豬病防治水平差異較大,一些國家還在和豬病斗爭。公司也希望能夠為這些地區帶來價值,為全球養豬行業持續進步留下自己的印記。
談及海外業務布局實現的方式,牧原股份上述高管也表示,中國企業向外發展,最重要就是建立強有力的核心團隊,實現人才本土化,這也是牧原正在發力布局的。公司資本國際化布局,也將有助于海外團隊搭建,有助于在海外樹立牧原自己的平臺。
豬價漲、成本降是業績增長主因
在2024年業績實現同比顯著增長的基礎上,2025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再度延續業績升勢,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360.61億元,同比增長37.26%;歸母凈利潤44.91億元,同比增加288.79%。當季,該公司銷售商品豬1839.5萬頭,種仔豬426.2萬頭。
豬價漲、成本降是支撐生豬養殖企業業績增長的主因。
通過低豆日糧、豬病凈化技術,以及智能環控、智能巡檢等智能裝備在生產的應用,牧原近年來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養殖生產成本。該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從2024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到今年3月的12.5元/公斤,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此前牧原股份就公開表示,對標國內外優秀養豬水平,公司生豬養殖成本仍存在較大挖潛空間。近期該公司也公開表示,2025年全年公司平均成本將降至12元/公斤左右,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對于12元/公斤成本的實現路徑及可能性問題,16日股東大會上牧原股份高管也提及,目前牧原股份最優秀區域,南陽、開封、襄陽等地完全生產成本已經低至11.6元/公斤;片區最低達到11.3元/公斤,場線最低可達11元/公斤以下。
他表示,目前國際優秀生豬養殖企業成本可達12元/公斤左右,今年公司成本目標也是12元/公斤。當下牧原股份養殖成本整體在12.4元/公斤,內部對比可以發現,高成本場線存在的是管理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成本下降路徑比較清晰。
據披露,2024年牧原股份投入研發費用17.47億元,專職研發團隊6486人,加上技術人員達1萬余人,累計申請國家專利2276項,切實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