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美關稅談判緩和,避險情緒降溫,金價進入高位盤整階段。
近日,國際金價一度跌到接近3100美元/盎司,截至5月16日回升到3200美元/盎司關口,從3509美元/盎司的高點已經下跌了近9%,滬金主力合約也跌破750元/克,從836元/克的高點回調超10%,國內外黃金ETF普遍遭遇凈流出,交易情緒降溫。
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由關稅升級導致的黃金飆漲行情已經告一段落,但中長期全球博弈格局也決定了其難以大幅調整,去美元化的趨勢和地緣沖突避險的需求仍然對黃金構成長期支撐。
黃金交易情緒有所收斂
近期,黃金走出了一段“過山車”行情,在4月22日之前的短短8個交易日之內,COMEX黃金暴漲430美元,漲幅近15%,隨即在突破3500美元大關后大幅跳水,回撤近9%后,最新價格維持在3200美元/盎司上方。
金價下跌,也導致此前交易火熱的黃金股陷入動蕩,其中,赤峰黃金、山金國際等龍頭自高位回撤超20%,中金黃金、山東黃金等黃金股也有超15%的回撤。
華安基金認為,這一輪4月關稅升級導致的黃金行情飆升,隨著4月23日以來的關稅緩和信號而告一段落,前期黃金過熱的行情也得到了一輪健康修正。
“其實從4月23日以來,我們已經捕捉到市場風險偏好改善跡象,當時美國領導人提出無意解雇美聯儲主席,且美國財政部提出貿易僵局不具備可持續性,未來將出現降溫。這一節奏也較好應對了自4月22日高點以來的黃金回調行情。”華安基金表示。
中金公司則提醒,歐美市場的不確定性交易已明顯降溫。隨著美方關稅談判進一步推進,或促使風險偏好繼續改善,若充分考慮避險溢價的出清空間(即地緣局勢不超預期惡化),COMEX金價可能面臨回落至3000美元/盎司下方的風險。
與此同時,從資金面的觀察也給出相應的信號,黃金ETF的資金從4月中上旬的大幅凈流入轉為小幅流出,也暗示黃金交易情緒有所收斂。
比如,亞洲最大的黃金ETF——華安黃金ETF(518880)今年以來一度迎來資金的大幅凈流入,基金份額從年初的48.5億份增長至4月23日最高點的84.99億份,區間凈流入261.76億元,但自4月下旬開始,該ETF份額總體呈現減少趨勢,截至5月16日已經回落至80.48億份,區間凈流出33.61億元。
再比如,博時黃金ETF(159937)曾在5月13日達到39.75億份的高點,但最近兩個交易日也呈現出小幅流出的態勢,截至5月16日已經回落至39億份。
Wind數據顯示,5月以來,全市場黃金ETF和黃金股ETF區間凈流出23.94億元。與此同時,美國SPDR黃金ETF持倉也從4月21日的高點959.17噸,下降到5月13日的936.51噸,22天里累計下降22.66噸。
投資邏輯切換
盡管短期波動加大,但展望后市,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由關稅升級導致的黃金飆漲行情已經告一段落,但長期來看,在去美元化趨勢和資金避險需求下,黃金的配置價值仍在,建議投資人的關注點回到美國債務矛盾和經濟滯脹壓力。
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認為,市場整體風險偏好或邊際回暖,黃金仍處在相對逆風的場景下,但中長期全球博弈格局也決定了其難以大幅調整,區間震蕩或為后續一段時間的主要表現。
5月15日,鮑威爾釋放鴿派言論,表示美聯儲正在調整其總體政策制定框架,需要重新考慮就業不足和平均通脹率的措辭,并預計4月個人消費支出(PCE)降至2.2%,通脹預期減弱,將會繼續提升降息前景。受上述言論影響,隔夜COMEX黃金期貨上漲,回到3200美元/盎司上方。
經歷了階段性回調后,華安基金認為,黃金的配置性價比逐步凸顯,主要基于以下幾個邏輯:
第一,關稅緩和事件落地,對黃金的利空釋放。黃金自3500美元高位經歷8%—10%的最大回撤,參考2018年貿易戰經驗,后續談判不確定性尚存,避險資金對于黃金仍具有配置需求。
第二,關注美國滯脹壓力。由于前期關稅矛盾,部分商家已完成商品提價。因此雖然關稅緩和,但價格易上難下,后續的通脹壓力會逐步傳導,長周期的滯脹壓力對美國經濟形成挑戰。
第三,美聯儲降息周期仍在進行。美聯儲的降息節奏雖有延后,但是并沒有改變年內3次的降息預期,尤其是美國財政壓力對于降息有極大訴求,黃金受益于美聯儲降息大周期。
第四,美債矛盾削弱美元信用。美債到期后的發行壓力,除了上述提及的資金成本壓力,還進一步削弱美元信用。當前4%的十年期美債利率,疊加130%的美國債務占GDP比重,政府債務利息成本極高,相較于美國2%左右的GDP增速,本質是不可持續的,這也是背后推動全球央行持續購金的根本邏輯。
責編:羅曉霞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