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
【口舌之勇】
要生存,就必須工作。有一份工作,是自力更生的前提。正常情況下,成年人在退休前都會有一份或幾份工作。但“工作”前面要加上“正式”這個修飾性的定語,就頗耐人尋味。
去年以來,一首叫《大夢》的歌火遍全網,廣為傳唱。這首歌由瓦依那樂隊與電影演員任素汐合唱的歌,戳中了普羅大眾的痛點與淚點。
歌中有一段詞這樣唱道:“我已二十八,處了個對象,與哥哥姐姐們相遇在街上,于是就吃個飯。她姐姐問我,沒正式工作,要不要房子,要不要孩子,要怎么辦?我措手不及,倉皇離去,要怎么辦?”
這段歌詞,生動地展現了中國老百姓生活中的一個經典場面:談婚論嫁,婚戀對象(尤其是男方)有一個“正式工作”是必要條件。有了“正式工作”,談婚論嫁就有了底氣,否則,就心虛氣短。
人生在世,要生存,就必須工作。有一份工作,是自力更生的前提。正常情況下,成年人在退休前都會有一份或幾份工作。但“工作”前面要加上“正式”這個修飾性的定語,就頗耐人尋味,值得討論一番。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社會上還沒有流行“正式工作”這個詞。那時,有“正經的職業”這個說法,但是它與后來出現的“正式工作”這個詞還不能劃等號。1949年以后,隨著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正式工作”作為一個重要的詞匯,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所謂“正式工作”,是通過試用期考察后被國企和事業單位正式錄用的員工,這些員工一般與用人單位簽訂長期勞動合同,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正式工作”通常與國企、事業單位的員工相對應,也就是所謂的“鐵飯碗”。
1978年,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自此,社會經濟日益豐富多彩,在公有制經濟之外,民營經濟也蓬勃發展起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個體戶和私營企業大量涌現,個體老板和私企高管成為先富起來的一群人。但盡管如此,社會上大部分人受固有觀念影響,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對個體戶和私營企業有所輕視,不認為它們屬于“正式工作”。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改革開放之初,外資企業是作為貴賓引進中國內地的,且它們來自發達經濟體,因此,能在外資企業上班的中國內地人,被人們高看一眼,自然屬于“正式工作”的擁有者。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不斷解放,個體戶和民營企業的社會地位穩步提升。一方面,“鐵飯碗”雖然比較穩定,但是收入比不上那些優秀的個體戶和民營企業,讓人們不得不對后者刮目相看;另一方面,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后,國企和事業單位掀起了一股辭職下海經商潮,對人們崇拜“鐵飯碗”的觀念產生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下,個體戶和私營企業終于躋身“正式工作”的陣營。
1992年后,中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中小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發展尤其迅猛。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高薪,吸引著無數大學生前往應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頭部的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成為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在世界500強陣營中的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崗位,更是被中國的大學生們視為“金飯碗”。在“正式工作”的陣營中,“金飯碗”具備向“鐵飯碗”叫板的底氣了。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時代進步。
以上,是從所有制的維度理解“正式工作”的前世今生。此外,還可以從法治和風俗習慣的維度去理解“正式工作”的內涵。
從法治的維度看,所有合法的工作都是“正式工作”,受到法律的保護;所有非法的工作,比如販毒、走私、殺人越貨、混跡于黑社會等,雖然很掙錢,但都不能算是“正式工作”,而且法律要予以打擊。這一點很好理解,也容易達成共識。
從風俗習慣的維度看,大多數中國人通常認為“臨聘人員”的職位不是“正式工作”,只有“在編人員”或簽了長期勞動合同的“正式工”的職位才是“正式工作”。對于近些年來經濟學家們新定義的“靈活就業”崗位,有的人認為那不屬于“正式工作”,有的人認為那屬于“正式工作”——這種分歧之所以產生,是由于一部分人秉承求穩的傳統風俗習慣,而另一部分人能夠以適者生存的心態擁抱時代的變化。未來,兩者能否消弭分歧,達成共識?只有交給時間去解答。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