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開啟,新增備選機構再次擴容。
1月2日,方正證券公告,證監會對該公司參與互換便利(SFISF)無異議,方正證券成為日前繼國聯證券、東吳證券和紅塔證券后第四家增選參與互換便利的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4年10月,已經有包括17家券商和3家頭部公募在內20家機構參與首批互換便利操作,此次屬于第二次擴容,監管最終引導形成40家備選機構池。
1月2日上午,據中國結算消息,為更好支持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順利開展,公司決定,對在中國結算辦理的所有涉及SFISF的證券質押登記費實施減半收取的優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證券質押登記費以所質押股數(份額)為基礎收取。
此前,證券、基金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額達到500億元。監管披露,根據市場情況穩步融資、投資,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實際投放超過90%。
業內人士認為,互換便利等創新的貨幣證券工具,有利于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貢獻增量資金改善市場流動性,提振投資者信心。
4家券商率先披露獲準
1月2日,方正證券公告,公司于近日獲得中國證監會《關于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互換便利有關事項的復函》(簡稱“復函”)。根據復函,中國證監會對公司參與互換便利(SFISF)無異議。
與之類似,國聯證券、東吳證券和紅塔證券近日均宣布,根據復函,證監會對其參與互換便利(SFISF)無異議。
紅塔證券還表示,對于參與互換便利業務,將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和風險承受能力,合理確定申請額度,經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后實施。同時,該公司應當按月向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司和云南證監局報送互換便利資金運用情況。
日前,證監會表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金融系統工作會議要求,相關機構積極申請,證監會商人民銀行在首批20家參與機構基礎上,根據分類評價、合規風控等條件增選了20家參與機構,形成40家備選機構池。每批次操作時,根據意向參與規模篩選出20家左右的機構參與中國人民銀行招標操作。目前,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的各項準備工作就緒,2024年12月31日開始操作。
就參與機構而言,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2024年10月,監管披露合計有20家機構參與開展第一次互換便利操作,以券商為主,合計有17家券商和3家頭部公募基金。17家券商名單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財通證券、光大證券、中泰證券、浙商證券、國信證券、東方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東方財富證券、中信建投、興業證券。3家公募基金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嘉實基金。
對于此次增選的20家參與機構,“自報家門”的目前主要是上述方正證券、國聯證券、東吳證券和紅塔證券4家券商,其他機構尚未披露。
驅動增量資金繼續入市
為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穩健發展,2024年9月24日國新辦發布會上,央行行長潘功勝宣布擬創設“互換便利”。
緊隨其后,互換便利操作迅速落地,2024年10月10日,央行官網公告稱,創設“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為抵押,從央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
2024年10月18日,監管披露,首批參與互換便利機構,即上述中信證券、中金公司、廣發證券等17家券商和3家基金公司。
就參與“互換便利”的運作情況而言,后續多家機構主動披露相應操作進展。
2024年10月24日,廣發證券向券商中國記者也透露,該公司成功提交了用于互換便利的首批質押資產,已完成首批國債的換入操作。后續,公司將根據政策要求,充分利用互換便利融入資金,積極發揮其在穩定市場方面的作用。
中金公司于2024年10月21日達成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下的首筆質押式回購交易,質押券為2024年第一期“互換便利”央行票據。中金公司表示,將繼續落實中央部署,發揮穩市作用,全力支持宏觀政策實施。
一位券商資管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互換便利是央行為幫助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這些金融機構更好地進行資金運作而設立的一個特殊工具,旨在通過特定的互換交易機制,提升金融機構的資金運作效率與靈活性,支持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對于前期的互換便利操作,證監會也表示,證監會同央行開展了證券、基金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額500億元,20家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參與投標。工具實施以來,相關機構積極開展互換便利操作,根據市場情況穩步融資、投資,截至目前首批操作已全部落地,實際投放超過90%,發揮了互換便利工具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積極作用。
東興證券認為,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是監管層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貢獻增量資金改善市場流動性,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重要舉措。其中,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這項政策將大幅提升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