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韓忠楠
在全球汽車產業大變局的背景下,不僅車企在面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與之配套的供應鏈體系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其他產業相比,汽車產業的供應鏈體系猶如一條環環相扣的長龍,從原材料開采到零部件制造,再到整車組裝,以及后續的售后服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起連鎖反應,甚至影響整個產業的正常運轉。
近年來,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汽車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芯片短缺問題曾一度遏制了部分車企的產能爬坡;動力電池原材料鎳、錳、鈷、鋰等的價格震蕩,更讓車企苦不堪言。很多車企都曾因關鍵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而被侵蝕利潤空間。
在車市“價格戰”之下,汽車供應鏈同樣承壓。車企持續壓低產品售價,自然會將一部分壓力轉移給供應商。此前,已有部分供應商公開回應汽車廠商的降本需求,并稱極致的成本壓縮策略,只會換取短期利益,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汽車廠商與零部件供應商的摩擦自始有之,但在汽車產業大變局的背景下,如若處理不當,這些摩擦可能會加劇,引起產業震蕩。
車企與供應商之間,并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應該建立一種長期穩定、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提升“命運共同體”意識。
目前,已有很多車企深刻地認識到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將其提升到戰略層面來考慮。比如,很多車企都與華為、寧德時代等聯合投資,共同孵化新項目,實現深度綁定。這種在“整零關系”上的創新探索,值得推廣、延續。
同時,中國車企也需要在全球范圍內優化供應鏈布局,降低對單一供應商和地區的依賴。一方面,車企可以增加供應商的數量,引入更多競爭,提高供應鏈的彈性。另一方面,車企還可以加強本土化生產,減少物流成本和運輸風險。對于中國車企來說,“走出去”實現全球化發展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車企強化供應鏈穩定性時,不應只拘泥于國內,而是要放眼全球。
此外,車企還應發揮引領作用,推動整個產業生態的轉型。在智能化、電動化的大趨勢下,汽車產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車企不僅要積極擁抱變革,加大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等領域的研發投入,還應主動帶領供應商共同轉型,推動整個供應鏈的綠色、智能發展。例如,一些車企已通過制定嚴格的環保標準和技術要求的方式,引導供應商采用環保材料,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等優化生產工藝。
筑牢汽車供應鏈安全防線,就是在強健中國汽車產業的筋骨,為中國汽車品牌的向上升級和全球化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