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剛剛過去的2024年,化工產品價格呈現整體下行趨勢,PVC、乙烯等產品均跌出4年來新低,眾多產業鏈企業遭遇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面對行業寒冬,越來越多的化工企業主動強化對期貨工具的掌握和運用,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與應對能力。
凈利潤規模有所下滑
2024年12月以來,國內PVC期貨價格持續在5000元/噸關口徘徊,暫未脫離4年來低點。從整體上看,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也持續處于下行態勢。截至2024年12月30日,化工在線發布的中國化工產品價格指數(CCPI)收于4310點,年內跌幅達到6.7%,較2021年10月19日歷史高點6467,已經下跌了33.4%。
伴隨著產品價格的下跌,化工行業的利潤也不斷下滑。東財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中信基礎化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6699.52億元、凈利潤2404.58億元;但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中信基礎化工行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降至18858.97億元、1088.04億元。按月均數據測算,化工行業的營業收入較兩年前高點僅下滑不到6%,凈利潤卻下滑了40%。
化工行業景氣度低迷,使得整個板塊的估值持續徘徊在歷史底部。統計數據顯示,中信一級基礎化工指數2024年漲幅為-3.35%,跑輸上證綜指(年度漲幅12.67%)16.02個百分點,在30個中信一級行業中排名靠后。
目前,國內已公布、在建和擬建以及計劃“十四五”末投產的乙烯產能還有3475萬噸/年,產能推高仍在持續。據了解,其他基礎化工原料也多處于產能投放高峰,供給端的市場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提高期貨市場參與度
面對行業持續低迷的狀況,化工企業紛紛嘗試多種方式加以應對,其中參與期貨市場開展風險管理受到了很多企業的青睞。
據物產中大嘉悅(浙江)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濤介紹,乙二醇行業在過去幾年的時間里相對低迷,供應商鎖定利潤意愿強烈,特別是華東地區的主要供應商,對賣出遠期產能的需求十分迫切。
“針對此情況,在利用基差工具與上游企業開展貿易的過程中,我們大量承接其賣盤,并通過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操作。”張濤表示,“乙二醇價格在高位時,下游聚酯廠通常不會大量采購,我們利用期貨工具幫助上游企業鎖定銷售價格;在價格下跌時,再將產品銷售給下游聚酯廠,確保在不同行情中,上下游企業均能獲得一定收益。”
上月初,國內專注于避險交易及避險資產配置的綜合服務商“避險網”公布了上市公司套保數據統計快報。報告顯示,2024年前11個月,發布套保相關公告的非金融類A股上市公司已達1408家,較2023年同期增加189家,整體套期保值參與率達26.84%,較2023年同期提高了3.3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于2024年9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共有242家上市公司參與大商所市場交易,較2022年增加59家。2024年,大商所能化板塊期貨日均持倉量為313萬手,產業客戶持倉占比達到37%,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據了解,上市公司在大商所化工品種上的參與度整體較高,尤其是聚乙烯等多個化工品種的持倉份額、成交份額均高于市場整體水平。
作為我國企業的優秀代表,上市公司對于期貨市場的青睞,顯示出我國期貨市場憑借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正在不斷提升對實體經濟參與主體的吸引力、號召力。
加強價格風險管理
展望2025年,全球關稅政策、能源戰略以及地緣政治等直接關系國際貿易往來成本的因素,或將深刻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進而波及化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盈利情況。
2024年12月,歐佩克國家宣布再度推遲增產計劃,并預告可能進一步將解除整體減產的時間推遲至2026年年底,市場對油價的未來走勢并不樂觀。
國金證券基礎化工首席分析師陳屹認為,多數大宗化工產品的競爭壓力明顯加劇,且由于部分行業的新增供給投產時間不長,產能自然出清需要的時間相對較久,企業之間的競爭從成本延伸至配套管理和軟實力等領域,對企業風險管理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旭表示,化工貿易商等供應鏈企業以貿易采購、物流、倉儲、金融和信息等一體化供應鏈綜合服務為基礎,能夠充分發揮期現貨市場功能作用,優化資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已成為穩定國內化工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力量。
周旭強調,“如何利用期現貨市場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穩定生產經營、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已成為越來越多化工產業鏈企業的必修課、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