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美國當地時間1月7日,全球最大的科技盛會——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在拉斯維加斯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展會,AI依舊“唱主角”,AI芯片、AI PC、AI眼鏡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以自動駕駛、機器人、智能家居為代表的智能化“大件”,也擁有非常高的人氣。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科技公司,頻頻表示要加大在這些領域的布局,一眾國內企業,也借機展現中國品牌的實力與魅力。
2025年CES將AI推上了舞臺中央。美國當地時間1月7日,CES(國際消費電子展)如期拉開帷幕。
去年AI還處于概念探索階段,今年AI應用持續落地,尤其是和終端硬件緊密結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大廠的展臺上幾乎都覆蓋了AI關鍵詞,不論是電腦、電視、汽車,生成式AI都已經潛入。創業公司也推陳出新,從AI眼鏡到AI機器人成為新寵。
與此同時,硬件的創新也在繼續,聯想的卷軸屏PC、LG的可彎曲電競顯示器、TCL和海信的Mini LED電視等都是顯示領域的重點展示,石頭科技、追覓的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家居體系也更加豐富。在汽車領域,新款電動車型與智能駕駛系統的進化同樣引人注目。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幾乎所有消費電子的細分賽道都在探討AI的可能性。AI硬件市場復雜而豐富,可用“寒武紀大爆發”來形容。這種狀態下,各類硬件與AI的結合試探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但“寒武紀”時期的特征并非僅在于短期內的豐富性,而在于最終只有極少數能夠適應環境的硬件物種得以生存,AI終端也將在實際競爭中優勝劣汰。
AI硬件成為“C位”
如果將當前的AI硬件進行分類,大致有三種。第一種是傳統設備的AI化升級,該類硬件包括傳統消費類和計算類設備,如電腦、手機和汽車。這些設備的核心功能并未因為AI而發生本質變化,例如,電腦仍用于辦公,手機仍用于通訊,汽車仍以出行為核心。但是,通過AI技術,這些設備的智能化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比如,AI PC領域,聯想、惠普、華碩、宏碁等終端廠商,在CES 2025上發布了多款新品。電視領域,TCL和三星都與谷歌在AI上有合作,都把生成式AI裝進電視。其中,TCL海外銷售的旗艦系列將搭載谷歌大模型Gemini,三星的視覺AI功能已經集成到部分電視中。
Canalys首席分析師劉健森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智能座艙方面看到更多實際應用的落地,比如DMS和環境檢測系統,讓座艙更主動地去服務用戶,也看到更多不同的方案(NVIDIA,MOBILEYE等)去解決自動駕駛的難題。
同時,他還指出:“今年中國車企加大推動全球拓展,也需要考慮到一些AI智能化的功能怎么出海。因為各方面原因,推動L2+的功能將會面臨很多挑戰,所以中國OEM其實在這方面是比較保守的。”
第二種是支撐AI運行的硬件,該類硬件包括如GPU和專用AI芯片,它們是基于計算力需求而生,是AI計算能力的基石。目前,這些硬件已成為AI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英偉達發布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AMD推出新的RDNA 4系列顯卡Radeon RX 9070 XT 和Radeon RX 9070,英特爾發布了全新的酷睿Ultra 200HX和200H系列移動處理器。
第三種是天然結合AI的硬件,這類硬件多為探索性產品,如可穿戴設備、醫療設備和捕捉人體動作的傳感設備。這類設備與AI緊密結合,能夠服務于實際場景需求,但其市場和技術目前尚不足以支撐它們獲得大規模成功。因此,這一領域仍處于創新試驗和市場驗證階段,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
據億歐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14家AR/VR企業和品牌,攜帶軟硬件參展,向全球展示AR/VR新技術、新產品,其中有相當比例新產品為智能AR眼鏡、VR頭顯等終端產品。包括雷鳥創新、INAIR、XREAL等等。同時,AI眼鏡備受關注,大廠也紛紛入局,但是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AI眼鏡目前仍處于早期階段。
消費電子持續復蘇
2024年被視為消費電子產業的“恢復之年”,而2025年將延續回暖趨勢,產業整體有望實現溫和增長。區域市場的政策支持是驅動電子消費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
從展會來看,不少企業向記者表示,2024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況。在他們看來,2025年仍將面臨新挑戰,國內國外市場都需要進行布局,應對各種變化。
從一些現有政策來看,也有利好的一面。群智咨詢總經理李亞琴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中國市場的國家補貼政策將在2025年繼續加碼,涵蓋更多消費電子品類,這將顯著拉動手機、電視等產品的需求增長;與此同時,北美市場因為減稅和更多“美國優先”政策的推動,消費電子需求也將呈現出穩中增長的態勢。
從具體應用來看,車載顯示、平板電腦和創新型終端設備可能成為增長亮點。群智咨詢預測,車載面板市場預計將實現兩位數增長,2025年出貨量將達到2.45億片,銷售額增幅超過16%。而平板電腦市場在OLED面板滲透率提升等因素的推動下,也將實現顯著增長。
與此同時,終端廠商也在尋求新增長空間。一方面,向行業內看,大家在觀察,AI能否帶動硬件成長。
部分品類將迎來成長,李亞琴認為,2025年將是AI算力發展中里程碑式的年份,新一代AI PC的算力和軟件支持已達到運行AI應用的門檻,這將顯著提升用戶的體驗。預計在2025年,AI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將超過4000萬臺,而2024年這一數字僅為100萬臺左右。
談及AI能否保持目前的發展速度,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沒有任何物理限制阻礙這種發展,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推進AI計算,是因為英偉達具備高度集成的能力,能夠將CPU、GPU和主板整合在一起。同時,黃仁勛一如既往地看好機器人、自動駕駛。
這場為期四天的展會預計吸引全球超過13萬名參會者,4800多家企業參展,中國參展商數量達1300余家,創歷史新高,占比接近30%。
盡管2025年消費電子產業整體向好,但中小型企業仍面臨生存壓力。李亞琴分析,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和頭部企業的規模優勢使得中小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劣勢。未來,中小企業更需要通過產品差異化、區域化布局以及成本控制等策略來應對挑戰。
(作者:倪雨晴,實習生邵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