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上又多出來了一批“難民”,不過這次是醫美“難民”——近日北京塑研醫療美容診所疑似“跑路”了。
“北京合生匯塑研醫美,不回消息,各種欺騙。”“老司機居然崴了泥,沒想到這種事也讓我碰上了。”多位消費者在小紅書中表示。
來源:小紅書截圖
一位醫美業內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塑研可能確實跑路了,可能這次的金額超過3000萬,涉及的消費者也超過千人。
“現在維權群里至少有七八個人都是充了10萬多元,還有很多都像我一樣充值了一兩萬,已經有人提起訴訟了。”在采訪溝通時,有消費者告訴記者。
另外21世紀經濟報道根據小紅書平臺信息不完全統計,從2024年9月至今不到5個月時間內,包括塑研在內已有10家醫美機構疑似跑路,涉及上海、深圳、北京、長沙等多個地區。
記者到門店現場查看發現,北京塑研醫療美容診所大門緊閉,并貼有一份放假通知顯示:因正在對接并購事宜,所以于2025年1月10日-2025年2月12日放假,正式營業時間定于2025年2月13日。
塑研診所放假通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拍攝
然而附近另外一家美容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商家一般不會在1月10日這么早就休息,以往都要上班到正月二十八、二十九才關門。“合生匯這附近的底商租金高壓力大,有不少店鋪賺不到錢,沒開多久就關門了。”
“經常做醫美的人都知道,醫美醫院連過年都不放假,都會有人在值班,他們人去樓空肯定有問題。” 趙雪(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她在塑研仍有不少儲值。
記者根據美團、地圖以及店鋪通知附上的聯系方式,撥打了超過7次塑研醫美的電話,均未接通,最終以消費者身份進入溝通群內,才聯系上該診所負責人。
該負責人表示,近期店鋪的負向營收情況比較明顯,2024年10月到12月期間曾想辦法融資,但是失敗了。“因為一個月的營業成本就400~500萬,所以就先暫停營業,先引導顧客在合作機構里做治療,如果并購成功,就引導顧客回來,如果沒有成功,就找合作機構跟進服務,或者尋找其他方案。”
該負責人表示,現在正與某醫美企業洽談收購。但該醫美企業的投資部門方面表示“不知道這個事情”。
記者從消費者處獲悉,從2024年年底至今,塑研醫美似乎“套路滿滿”。
首先是服務態度的明顯變化。
維權群內的消費者張樂(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在這里做醫美有一兩年,覺得醫生和顧問都還挺靠譜,2024年初買了3999元的會員,到2024年10月,原來的顧問突然離職,新顧問的態度也跟著變了。”
趙雪也表示,2024年11月花1000元購買了光子嫩膚、海菲秀和熱拉提等項目,還不到月底,銷售人員的態度就變了,回復消息不積極,2025年1月開始徹底不回復消息。
“我自己到處查信息,發現好像半年前塑研醫美就已經開始拖欠工資。1月10號我想約項目,但是無人回復,12號去了門店現場,結果說是放假了。”
在疑似“跑路”前的幾個月里,塑研還推出了上萬元的儲值項目。
據上述兩位消費者介紹,2024年10月,新顧問稱,塑研醫美新推出了儲值2萬元活動,不僅免費贈送會員權益,還能隨存隨取,充值十萬元后兩年或者數年后返還本金,并且在此期間做的基礎醫美項目全部免費。
“有人辦卡充了十萬元左右, 我充值以后就沒有再去了,結果上周末收到一條短信,才知道竟然跑路了,聯系他們的顧問、助理都沒有任何回復。”
“現在就只能和大家一起維權,目前維權群內有一百人左右,初步統計的金額有將近200萬元。現在群里至少有七八個人都是充了10萬多元,還有很多都像我一樣充值了一兩萬,已經有人提起訴訟了。”張樂表示。
“而且我們在企查查上了解到,塑研機之前的注資是500至1000萬左右,1月9號改成了10萬,在1月10號就關門了。” 趙雪進一步告訴記者。
據介紹,塑研醫美還向消費者通知,有一家合作機構可以承接后續治療,但并未提供地址和預約電話,只有一個原始微信號,聯系上之后也沒有任何回復。
上述塑研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原先的客戶可以到合作機構“俊泰美好”做項目,但年前已經約滿。記者聯系俊泰美好方面,其表示“年前醫生已經放假了”。
醫美機構的“跑路”似乎并非個案。
除了北京塑研醫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小紅書平臺的信息進行不完全統計發現,從2024年9月至今,在12名消費者反映的情況中,還有9家醫美機構都可能存在跑路情況,涉及上海、深圳、北京、長沙、昆明、廣州等多個地區。
“預約了超光子,結果聯系顧問不回復,到地方一看已經人去樓空、大門緊鎖,沒有任何通知。”
“前兩周還在做直播圈錢,約昨天的項目就約不上了,說約今天,今天去了就跑路了。”
“客服裝死、負責人失聯、人去樓空,上天眼查才發現這個醫美機構已解散,在這里儲值至少還有四千元。”
上述消費者在小紅書平臺中表示。
在12名消費者中,有6名表示通過充值或者屯項目的方式在機構存了錢。據介紹,在9家醫美機構中,跑路之前有4家稱要進行店鋪改造或裝修升級,還有4家通過直播或者低價活動的方式進行“最后一波圈錢”,之后人去樓空。
在跑路背后,除了個案的特殊因素,從行業狀況來看,醫美機構的整體運營狀況確實堪憂。
2024年11月,業內傳出全國80%醫美機構都在虧損的消息。一位醫美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雖然這一數據的權威度有待考證,但是現實基本如此。“除了醫生創業型醫美機構,或者有些存量的醫美機構,其他機構幾乎都在虧損,區別只在于虧損的多少。”
而且大火的輕醫美利潤率也在越來越低。
另一位醫美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塑研前幾年挺能炒作,主要做輕醫美,但是輕醫美幾乎沒有利潤可言,規模化跑不通就“油盡燈枯”。
“比如曾經大火的水光針,已經很難暴利、很難賺錢了,醫美機構正在走向微利的階段。而且醫美機構已經陷入了低價競爭的死循環,現在醫美機構的藥械成本太高,合規后幾乎沒什么利潤,醫美的主要利潤在整形外科。”該業內人士指出。
資深醫美運營專家張磊也曾告訴記者,和2023年相比,2024年的醫美行業整體差很多,與宏觀經濟情況和消費降級有很大關系。
“因為疾病醫療是有病必須去看,但醫美具有選擇和擇期性,可做可不做,也不影響正常生活。現在醫美機構的增長動力,一定程度上還是要依靠此前的市場慣性。”
在這種市場現狀下,上述醫美資深人士進一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支付安全確實是醫美應該考慮的問題了,如果預付款都能留在監管賬戶中,那錢是無法被卷走的,而且消費者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實習生 姜伊菲 房思宇 李依濃 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