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P交换刺激视频,精品H动漫无遮挡在线看,五月天亚洲图片婷婷,国产最变态调教视频

“縮圈”分化!紅利板塊蛇年能否續寫慢牛?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林喬2025-01-29 20:20

行情步入2025年,滬指跌約3%,深指則下挫約2.48%,中證紅利指數則下跌超過3.2%,此前引以為傲的“抗跌”作用短暫地失去了光環。在此期間,雖然皆具高股息特征,但紅利板塊內部依舊走出“縮圈”分化行情,煤炭、電力等行業指數調整跡象明顯,而銀行整體收正,白色家電指數更是漲超4%。

展望后市,多名業內人士表示,紅利作為具備彌補債券資產收益率下降效用的資產,在票息收益下行的趨勢中會成為一個重要選項。“但紅利資產經歷了一整年的估值抬升,且部分紅利資產的盈利和分紅穩定性不如從前,因此總體有吸引力,但不如2024年。”有基金經理認為。

紅利板塊內部分化

此前,有券商研報稱,A股紅利底層資產可劃分為壟斷型、能源資源型、消費型三大類,歷史盈利增速和未來盈利預期的穩定性是紅利內部行情分化的重要依據。

其中,壟斷型紅利包含大金融、通信、交運、建筑、電力及公用事業等行業的紅利成份股,具備一定行業壁壘和壟斷屬性;能源資源型紅利包含煤炭、油氣、黑色、有色、化工等行業的紅利成份股;消費型紅利包含食品飲料、商貿零售、汽車、建材、家電等,主要為各行業的傳統白馬股,行情影響因素主要還是順周期。

但近日,紅利板塊內部走出了“縮圈”分化的行情,其中第二種分類的能源資源型化工、煤炭、電力等行業指數調整跡象明顯。如中證煤炭指數年內下跌超過6.6%,Wind分類下電力指數也跌超4%,但中證銀行指數較為抗跌,年內漲幅收正,白色家電指數更是漲超4%。

基金方面,2025年來,名稱中帶有“紅利”的產品已有一定分化,如中歐紅利優享、工銀紅利上漲超過1%,但多只重倉資源股的紅利基金亦有超過3%的跌幅。

中信證券發布研報稱,展望2025年,壟斷型紅利的可持續兌現能力更強,在大類資產中依然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消費型紅利2025年有可能迎來分紅能力和分紅意愿的雙重改善,值得重點跟蹤;能源資源型紅利或受商品價格的拖累,推薦排序靠后。中觀景氣邊際改善的方向主要在貴金屬、油氣、通用設備、汽車、家電、通信、基建等。

白色家電脫穎而出

白色家電受益于補貼政策的利好,近日表現尤佳。

2025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新文件,加力擴圍實施 “兩新”(即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其中,享受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從8類增至12類,還將手機等數碼產品納入補貼范圍。

長城基金余歡表示,展望2025年,有兩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政策銜接力度超預期,此前預期以舊換新政策可能在兩會之后公布,相應資金在那個時候才會下達,但現在發現進度是提前的,國家也在支持地方政府提前補貼,待中央資金撥款后再補充;二是擴容范圍從去年的家電等領域擴展到3C產品,重卡補貼范圍進一步擴大,并進一步加強兩輪車“以舊換新”的補貼力度。

“預計以舊換新政策對于今年消費板塊的提振力度應該是挺大的,而春節作為消費旺季,以舊換新政策對于春節期間相應消費品的促進也會達到不錯的效果。”余歡表示。

從基本面來看,華北某公募基金公司表示,對家電行業 2025 及未來長期的行情看好,看好邏輯不變。

首先,家電行業上市公司整體具有優質的財務質量,平均來看,其CAPEX/經營性現金流指標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靠前,同時ROE水平在16%左右,行業整體能夠以較低的資本開支獲得較高的經營性現金流,且具有較高的盈利水平。

其次,家電行業紅利風格凸顯,即使其現金分紅率水平處于中游,但由于其較低的估值水平,整體的股息率可達4%左右,仍存在較大的上漲空間。

“性價比” 或不同于2024年

據統計,中證紅利近三年的市盈率位于92.05%分位點,并位于過去5年的80%分位點。信達證券認為,紅利絕對收益有望伴隨A股走高,在中期反彈行情中超額收益可能相對弱于市場,而在短期調整過程中可能更具防御性,近期的適當調整有助于釋放前期積累的量價擁擠度風險,長期來看在目前國家多重刺激政策的加持下,順周期紅利仍具備投資價值。

天弘基金陸驥認為,在利率持續新低下,以及年初險資入市下,都將提高穩定類資產、國央企的配置價值,紅利、公用事業整體看好,尤其是其中符合財政防風險、安全方向的低位銀行股、西部基建等。

西部利得基金經理杜朋哲認為,未來消費板塊的紅利機會值得重點關注。2021年以前消費板塊剛剛經歷了需求擴張的周期,面對需求的回落和過剩的產能,過去三年開啟了漫長的去產能和去庫存的周期,在這樣的周期里,消費板塊盈利增速和ROE快速下降,估值逐步消化調整,經過三年的調整和行業出清,部分消費公司從之前的追求規模的快速擴張轉向為追求盈利能力的穩定提升和加大股東的回報,在這樣的過程中,部分消費板塊的紅利投資價值或將被市場逐步認可。

但天弘基金胡彧則較為謹慎看好,他認為,紅利作為具備彌補債券資產收益率下降效用的資產,在票息收益下行的趨勢中會成為一個重要選項;在絕對收益投資和固收+投資中會作為底倉的一部分得到資金涌入;但一方面不同于2024年上半年,當時紅利作為權益資產中為數極少有正收益的方向對所有風格的權益資金都有吸引力。

“明年起,風險偏好積極的相對收益資金會嘗試布局科技、消費甚至順周期,紅利資產的共識度會下降;此外,紅利資產經歷了一整年的估值抬升,且部分紅利資產的盈利&分紅穩定性不如從前,因此總體有吸引力,但不如2024年。”胡彧認為。

校對:彭其華

責任編輯: 王煥城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