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的關稅。特朗普表示,對汽車征收的25%關稅將于4月3日生效。
盡管特朗普政府宣稱,加征汽車關稅是為了重振美國汽車制造業。但不少專家提出質疑,認為加稅將增加車企生產成本,抬高汽車價格,導致銷量下滑,甚至導致美國車企大規模裁員,損害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利益,并可能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壓力。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售價低于3萬美元的新車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據路透社3月31日報道,美國密歇根州的兩大商業團體——底特律地區商會和汽車與出行協會日前已聯合致信白宮,強烈反對新關稅政策。信中強調,該州有1000多家汽車供應商,每五個工作崗位中就有一個與汽車相關,汽車行業每年為該州貢獻約3000億美元經濟產值。實施關稅,由此造成的成本激增將嚴重破壞供應鏈,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家庭將被迫承擔更高的車輛成本。
此外,路透社報道稱,在美國市場,售價低于3萬美元的新車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通用、福特等美國車企為追求利潤,已戰略性放棄在美國生產低價車型。行業分析人士警告稱,新的關稅將徹底迫使車企放棄生產低價車,并進一步擠壓工薪階層的購車選擇。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預測,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新車價格平均上漲約1萬美元,從而使美國汽車銷量從年增長率1%轉為下降3%。消費者在高通脹壓力下將被迫延后購車或轉向二手車市場,這同樣會推高二手車價格。因此,關稅只會損害而非幫助美國汽車業,并加速美產業鏈空心化。
美對進口車加稅前夕德國車在美銷量增長
據新華社報道,德國兩大汽車制造商大眾集團和寶馬集團日前分別宣布,第一季度在美國市場銷量呈現增長。德國媒體分析,美國新一屆政府不斷威脅加稅,或促使美國消費者趕在“靴子落地前”購買進口車。
大眾集團2日說,其2025年第一季度在美售出約8.79萬輛汽車,同比增長7.1%,其中Taos、捷達及ID.4等車型表現突出。此外,大眾旗下的奧迪公司3月銷量同比增長8%。寶馬集團方面,其旗下品牌寶馬第一季度在美國市場共售出約8.76萬輛汽車,同比增長3.7%,其中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超過25%。德新社2日說,德系車近期在美銷量增長,可能緣于一些美國消費者擔心政府突然對來自歐洲的商品加稅,從而加速購車。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對美新車出口總額下降4.6%至384.63億歐元,但美國仍是歐盟國家汽車最大出口市場。(每日經濟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