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基金買手”交出亮眼答卷。
2025年一季度,多只績優FOF產品實現了5%以上的業績回報,重倉配置權益類ETF成為共同特征。與此同時,債券類ETF依然牢牢占據底倉核心,體現出FOF對“攻守兼備”配置框架的堅守。
與此同時,FOF市場正在持續擴容,行業集中度也有所提升,頭部管理人的市占率小幅上升,領先優勢逐步顯現,FOF整體市場正加速邁向成熟階段。
績優FOF重倉權益ETF,配置結構多元
從一季度整體表現來看,業績領先的FOF產品多數為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其中,渤海匯金優選進取6個月持有A、工銀睿智進取一年A、工銀養老2050Y、國泰行業輪動A、前海開源裕源等產品的季度回報均超過5%。
以渤海匯金優選進取6個月持有A為例,其持倉以ETF為主,涵蓋多類資產:如QDII-ETF華安納斯達克100ETF、廣發納斯達克100ETF、商品型ETF如華安黃金ETF,以及行業ETF如華寶中證銀行ETF、鵬華中證酒ETF、華夏中證動漫游戲ETF等,配置結構高度多元。
工銀睿智進取一年A同樣是重倉ETF的代表,主要持有國泰納斯達克100ETF、華安黃金ETF、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等品種,同時也覆蓋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華夏中證機器人ETF、銀華中證創新藥產業ETF等行業主題ETF。
工銀養老2050Y則在持倉結構上更趨多樣,不僅覆蓋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華夏恒生生物科技ETF、恒生互聯網科技ETF等行業ETF,還配置了如中信保誠多策略C等主動型產品,以及包括天弘添利C、東方紅收益增強C、工銀可轉債、中銀轉債增強B等在內的多類債券基金。
整體來看,股票型FOF在一季度表現亮眼,平均收益為2.70%,較上季度提升5.63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債券型FOF表現較為平穩,平均收益為0.19%。
滬上一位基金評價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近年來績優FOF普遍加大對ETF的配置力度,其原因在于ETF具備成本低、透明度高、流動性強等綜合優勢。通過配置覆蓋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的ETF,FOF不僅實現了高效的資產分散,也顯著提升了組合的調整靈活性和風險控制能力。ETF已逐步成為FOF構建資產組合的重要工具。
債券ETF仍是FOF“壓艙石”
盡管權益ETF一季度表現出色,但在FOF的重倉對象中,債券類ETF仍占據主導地位。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海富通中證短融ETF被FOF重倉次數最多,達到59次,其次是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富國中債7-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ETF等。
從規模上來看,海富通中證短融ETF的FOF重倉金額高達22.77億元,海富通上證城投債ETF為6.3億元,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達5.2億元,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ETF為4.26億元,均居FOF債券ETF配置前列。
上述基金評價人士分析稱,盡管今年一季度權益指數基金表現亮眼,但FOF作為“基金中的基金”,其核心任務是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穩健收益,因此配置更偏向低波動、抗風險的資產。債券指數基金波動相對較小、收益更具可預測性,更契合FOF對底層資產“穩定器”的定位。
此外,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FOF通常采取“股債平衡”策略,用債券類ETF作為底倉,以降低組合整體波動率。特別是在市場仍存不確定、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的環境下,債券類ETF的配置性價比顯著提升,也是許多FOF重倉的關鍵原因。
在該人士看來,FOF更關注組合的長期穩健與資產配置平衡,即使權益基金短期業績優異,債券ETF仍是FOF眼中“能打底、能緩沖”的重要一環。
市場持續擴容,FOF管理人集中度小幅提升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場FOF基金數量達512只,較上季度增加12只,環比增長2.40%。其中,普通FOF基金242只,養老目標FOF基金270只。
從管理規模來看,FOF總規模已達1429.34億元,環比增長8.13%。其中,普通FOF基金管理規模為841.87億元,養老目標FOF基金為587.47億元。易方達如意安誠六個月持有混合(FOF)C成為增長最快的普通FOF產品,規模季度環比增長超過126倍,達24.24億元。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FOF基金規模排名前十的管理人所占市場份額為65.67%,較上季度略有上升。其中,全市場共有12家基金管理人的普通FOF基金管理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10家基金管理人的養老目標FOF基金管理規模達到20億元以上。
具體來看,中歐基金的普通FOF基金管理規模最高,為106.10億元,興證全球基金的養老目標FOF基金管理規模最高,為53.16億元。華安基金的普通FOF基金管理規模較上季度增長215.61%,增幅最大,工銀瑞信基金的養老目標FOF基金管理規模則較上季度增長14.56%。
責編:羅曉霞 排版:劉珺宇
校對:楊舒欣